<nobr id="4dh8p"><ruby id="4dh8p"></ruby></nobr><center id="4dh8p"><s id="4dh8p"></s></center>

<center id="4dh8p"><s id="4dh8p"><optgroup id="4dh8p"></optgroup></s></center>

<center id="4dh8p"></center>

2023年03月02日 來源:中國經濟網微信 作者:廣西縣域經濟網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體 減小字體

3月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財政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重大決策部署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今年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
 
2022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37萬億元,比2021年增長0.6%;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6.06萬億元,增長6.1%。今年積極財政政策加力提效。所謂“加力”,包括在財政支出強度上加力、在專項債投資拉動上加力、在推動財力下沉上加力。“提效”則是要提升政策效能。
 
財政部部長劉昆表示:“在2022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6.06萬億元的基礎上,今年我們將統籌財政收入、財政赤字、貼息等政策工具,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
 
地方財政狀況預計逐步向好
 
劉昆表示,2022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10.88萬億元,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增長5.9%。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2.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6.4%,地方財政運行總體平穩。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以及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持續發力顯效,今年經濟有望總體回升,地方財政狀況預計逐步向好。
 
土地出讓收入下降的影響可控
 
對于2022年土地出讓收入減少,劉昆回應稱,土地出讓收入列地方的政府性基金預算,是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的主體。從全國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的情況看,有部分收入調入一般公共預算使用,約占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的15%左右,去年雖然出現了下降的情況,但對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影響是可控的。
 
扎扎實實把該減的稅費減到位
 
財政部副部長朱忠明介紹,2023年,各項稅費支持政策仍將對助企紓困、穩住經濟大盤發揮重要作用。在落實落細現有政策方面,朱忠明表示,將繼續實施好已經明確的減稅降費政策,扎扎實實把該減的稅費減到位。同時,堅決打擊偷稅漏稅騙稅,堅決制止亂收費。
 
確保政府投資力度不減
 
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作為一個重要抓手,今年規模是否會增加?重點將投向哪些領域?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表示,將合理安排專項債券規模,確保政府投資力度不減,更好發揮“四兩撥千斤”的帶動作用。2023年,將在重點支持現有11個領域項目建設基礎上,適量擴大資金投向領域和用作項目資本金范圍,持續加力重點項目建設,形成實物工作量和投資拉動力,有效支持高質量發展。
 
政府應長期堅持過緊日子
 
劉昆表示,政府過緊日子不是短期應對措施,而是應該長期堅持的方針政策,要壓減開支,騰出更多財政資源,支持地方;久裆、保市場主體,以政府過緊日子,換老百姓過好日子。財政部門繼續嚴格落實過緊日子的要求,當好“鐵公雞”、打好“鐵算盤”,把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緊要處。
 
讓老百姓有錢消費
 
“釋放消費的潛力關鍵是解決好不敢消費、不便消費、不愿消費等突出問題。”許宏才表示,一是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讓老百姓有錢消費;二是支持增加適銷對路商品供給,讓老百姓樂于消費;三是促進銷售渠道和物流暢通,讓老百姓方便消費。
 
新能源汽車繼續免征車輛購置稅
 
在支持增加適銷對路商品供給方面,許宏才介紹,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通過現有的資金渠道對家電“以舊換新”、綠色智能家電下鄉等予以支持。對于購置期在2023年的新能源汽車繼續免征車輛購置稅。降低部分優質消費品進口關稅,推動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支持剛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積極促進居民消費。
掃二維碼,手機閱讀本文
編輯:admins
分享
首頁
春色校园亚洲av
<nobr id="4dh8p"><ruby id="4dh8p"></ruby></nobr><center id="4dh8p"><s id="4dh8p"></s></center>

<center id="4dh8p"><s id="4dh8p"><optgroup id="4dh8p"></optgroup></s></center>

<center id="4dh8p"></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