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br id="4dh8p"><ruby id="4dh8p"></ruby></nobr><center id="4dh8p"><s id="4dh8p"></s></center>

<center id="4dh8p"><s id="4dh8p"><optgroup id="4dh8p"></optgroup></s></center>

<center id="4dh8p"></center>

2022年01月11日 來源:廣西日報 作者:孟振興 班 昊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體 減小字體

  春節期間我們將繼續施工,確保項目按期建成。”1月6日上午,在賓陽縣城東北的桂中農副產品交易中心項目工地上,幾臺挖掘機正在加緊平整土地。負責項目建設運營的中農聯(南寧)建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孫軍指著遠處的空地告訴記者,這里將建設大數據運營中心、金融服務中心、檢驗檢疫中心、電子結算中心及電商直播孵化中心,形成“一站式”農副產品批發交易及倉儲物流基地。

  一座擴大版的“菜市場”,為何需要建設大數據中心?孫軍說,大數據中心可實現對進出車輛、人員以及農副產品的全程監控,“商戶的物資安全、顧客的食品安全都可通過專屬APP‘一查到底’得到保障,在確保大家買得放心的同時也有助于疫情防控。”

  大數據還有望解決現階段農副產品銷售的“痛點”。記者在賓陽縣采訪期間了解到,電商已經深入各個鄉鎮村屯,但不少村民乃至種植大戶認為當地農副產品“上行”仍然面臨不少困難:“自家網店流量不足,很多時候大家還是被動等待商販上門收購,很容易受到市場波動影響。”

  基于此,桂中農副產品交易中心著手于“十四五”期間,在賓陽縣建設20個鄉鎮“農改超”(農貿市場改農副產品超市)和100個生鮮直營店,并依托全國50多個市場、3萬多個農產品直供基地實現從田間直達“菜籃子”:農民在田間采摘、分揀后,產品將在大數據的調配下直接運抵銷售點,在減少中間環節的同時壓縮交易時間,既能增加農民收入,又可保證產品的新鮮度,可謂一舉多得。

  “上述工作還有個‘副產品’,就是公司將出資對賓陽縣現有的鄉鎮農貿市場進行改造升級。”孫軍告訴記者,此舉將有效解決傳統農貿市場“臟亂差”等問題,在不增加政府投入、不加重經營戶負擔的前提下提升消費體驗,助力鄉村振興。

  目前,該中心正在一邊建設、一邊招商,并已與自治區供銷社等單位達成合作。賓陽縣投資促進局副局長陸冠良表示,該縣將繼續服務企業項目,與企業共同實現“買全國、賣全國”的既定目標。

掃二維碼,手機閱讀本文
編輯:謝惠敏
分享
首頁
春色校园亚洲av
<nobr id="4dh8p"><ruby id="4dh8p"></ruby></nobr><center id="4dh8p"><s id="4dh8p"></s></center>

<center id="4dh8p"><s id="4dh8p"><optgroup id="4dh8p"></optgroup></s></center>

<center id="4dh8p"></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