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者,國之干,庶民者,國之本。親愛的朋友,有這樣一個人,他來到這個世界普普通通;離開這個世界平平靜靜。他身高只有1米54,卻成了幾百萬人民解放軍的排頭兵;他的體重不足50公斤,卻像一塊巨石,激起我們心靈深處浪花層層。他有一張年輕的面容,他的微笑永遠留在了千萬人的心中,22歲是他永遠的年齡。他的日記,人們越讀越起勁;他的故事,人們越聽越動情!在這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誰都知道他的英名——雷鋒!
美無處不在,缺的是發現美的眼睛。是啊,一提起雷鋒,中國人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雷鋒同志作為一名普通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卻助人無數,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親筆為他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并把3月5日定為學雷鋒紀念日;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鋒日記》令讀者無不為之動容。“雷鋒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學習,多少人在他的精神感召下,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
雷鋒同志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模,共產主義戰士。“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你的生活崗位……”這段精彩的語言是他中的一小段,這最令人感慨萬千的一段話,也是他一生的寫照。它揭示了雷鋒精神的精髓——那就是付出,默默無聞地付出。那就是奉獻,不求回報的奉獻。那就是努力,不遺余力的努力!
雷鋒說:“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雷鋒就是這一縷陽光、這一滴水、這一粒糧食、這顆最小的螺絲釘,雖然他的一生短暫,但他的精神長存。這位普通的中國士兵,在他短暫的22年的人生歲月中,以平凡樸實的言行,展現出一種令人震撼的道德品質和人格魅力:幫列車員拖地、打掃候車室,為丟失車票的大嫂買票,給困難戰友家中寄錢等等等等。所以人們常說: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梢娫谒嵌虝旱娜松凶隽硕嗌俸檬,給別人帶來了多少快樂和安慰。他是一個無私奉獻的人,有著一顆善良的心。是的,這就是雷鋒精神。言行一致是雷鋒精神;說到做到,表里如一是雷鋒精神;全心全意為他人服務是雷鋒精神;公而忘私是雷鋒精神;干一行愛一行是雷鋒精神;做一個實干家,做一個勇于探索的創造者是雷鋒精神;自覺經受思想鍛煉,成長為一名具有高度共產主義覺悟和道德修養的戰士更是雷鋒精神。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雷鋒雖然離開我們已經50多年了,但雷鋒精神依然存在,他的崇高靈魂卻永遠伴隨著我們,激勵著我們……畢竟在他短暫的一生中他總是永不停息、全心全意的幫助別人,為人民做好事,留下了許多感人的事跡。他那慈祥的心,還是會永遠留在我們心里的。他的那種艱苦樸素,一心為國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那種自強不息,舍己救人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那種助人為樂、為民服務的精神同樣值得我們學習。奇怪的是,現在竟有些人覺得雷鋒精神是“傻子”精神,顯然,我們這個時代正需要這種“傻子”精神。有人說雷鋒精神過時了,其實我們依然呼喚雷鋒精神,因為雷鋒精神就是中華傳統美德的在新時期的體現。
英雄心事無今古,神物風云各有時。雷鋒的肉體雖早已離我們而去,但他留給我們乃至世界的卻是一筆莫大的精神財富。作家梁曉聲說,雷鋒的塑像之所以豎立在美國西點軍校,原因就是雷鋒精神。說到底,就是一種對他人關愛的人性精神,而這種精神是超出國界的。不是嗎?在雷鋒紀念館,三位美國人士就寫上了肺腑之言:“雷鋒是一個偉大人物,我們認為全世界人民都應該把他當作一個大公無私的榜樣來學習”。 雷鋒精神超越了國度。它啟示了我們:無論在什么時候,到什么地方,“向雷鋒同志學習”都是一個永恒的主題。還是用文學家臧克家的詩句來詮釋吧: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雷鋒正是詩中所說的后者,雖然他早已離開了我們,可是他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理想;他那刻苦鉆研,堅持學習的優秀品質;他那敬業愛崗,恪盡職守的工作態度,是值得我們永遠學習的,向雷鋒同志學習將是一個永恒的主題。50多年來,在他的精神召喚下,我們的祖國涌現出了一個個被人所知或未知的雷鋒式的好同志,他們曾經感動過你和我。
雷鋒精神偉大,但并非高不可攀;平凡,但并非瑣碎;神圣,但并非不食人間煙火。所以,雷鋒雖然逝去多年,但是他的精神卻被一代又一代地傳遞下去了,他的精神在學習中體驗出來了,在生活中體驗出來了,在任何一個崗位中都體驗出來了。“江山如畫,一時多豪杰”。在祖國廣袤的土地上,到處都有雷鋒的身影,人們學習雷鋒精神,實踐雷鋒精神,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貢獻,當國家利益遭到損失時,“雷鋒們”挺身而出;當人民群眾遇到困難時,“雷鋒們”傾力相助;當個人利益與人民利益不能統一時,“雷鋒們”毫不猶豫地犧牲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毋容置疑,雷鋒他那流淌著無私奉獻的血液將撒遍祖國各地,他的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前進,在新世紀的建設大潮中,我們也將譜寫一曲曲壯麗的雷鋒之歌!
鐵的事實說明,無論我們從事什么工作,都不能缺少雷鋒精神。再平凡的崗位都可以做出不平凡的貢獻,只要你的人生觀是正確的,你的工作就會有不盡的原動力。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不是我們的能力大小,而是一個人的道德品質。任何時候,雷鋒身上助人為樂、愛崗敬業、積極進取、勤儉節約的品質都是我們不斷學習的要素。雷鋒精神是不受時空限定的,無論現代科技怎樣發達,無論人們的生存方式怎樣改變,雷鋒對世界和他人真誠的愛心永遠是人間渴求的那種溫暖,像陽光一樣成為人類永恒的需要。
雷鋒說過:“一朵鮮花打扮不出美麗的春天,一個人先進總是單槍匹馬,眾人先進才能移山填海”。同樣,一個國家,一個政府,任何時候都不能缺少雷鋒精神。只有發揚雷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政府才能真正贏得民心。幾乎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都依賴于這種人的努力,他們時刻想的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所有民眾的利益。每一個國家都在尋找自己的“雷鋒”,每一支軍隊都在尋找自己的“雷鋒”。雷鋒精神所能影響的遠不止一個人,一個企業,一個國家。如今,雷鋒精神已經成為全人類努力學習和實踐的精神,每一個民族和國家都在尋找和培養更多的雷鋒,因為我們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都將因為有更多這樣的人而變的更加美好。
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一個悲哀的民族;然而一個有英雄卻不知尊重、不知珍惜的民族,則是一個可憐的民族。雷鋒是我們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的一位平民英雄,而我們卻曾經幾度遠離了雷鋒。諸如曾有人胡說:雷鋒精神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現在已是市場經濟時代。其實,改革、開放、治理整頓更需要向雷鋒同志學習,把雷鋒精神融化在十三億人民的行為中,因為雷鋒為人民服務的價值觀已成為人民永遠的呼聲,正義的呼聲,道德的呼聲。雷鋒的精神有著廣闊而深沉的內涵,她已經不是一個人,一個代號,而是新時代人類追求和諧的象征。我們的祖國會因為注入了雷鋒精神而更加年輕,高舉為人民服務的火炬,必將使我們的社會更加團結,人與人之間更加融洽和諧。我們堅信,雷鋒精神會在新一代中發揚光大,放射出更加燦爛的光芒!
是的,幾十年來,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再也不要穿帶補丁的衣服了,再也不要忍受饑餓了,再也不要像雷鋒那樣經歷那么多苦難了。但是,我們不應該忘記他。任何時候,他都應該是我們的榜樣,何時候我們都需要雷鋒精神。我們應該理解他、尊敬他。無論我們的生活多么豐富多彩,我們永遠也不能缺乏雷鋒身上那種對他人和世界的關懷與愛。雷鋒應該永遠屬于中國,雷鋒精神應該是我們每個中國人應該有的精神,無論你從事哪個行業,哪種工作。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有能力超越自己、超越他人。我們的國家才能進步,我們的生活才能更美好。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有一種熾熱的情愫在彌漫,有一種深切的懷念在開騰,有一種崇高的精神在招呼……學習雷鋒,不需要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只要我們時時想著別人,處處幫助別人,從現在做起,從今天做起,從我們身邊的一件件小事做起不管多小的事,只要你幫助了別人,你就做到了雷鋒精神。
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雷鋒說:“但愿每次回憶,對生活都不感到負疚”。“我覺得一個革命者就應該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為黨的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切,這才是最幸福的”。“我就是長著一個心眼,我一心向黨,向著社會主義,向著共產主義”。他是這樣講的,也是這樣做的。當祖國受到美國的威脅時,他這名孤兒勇敢地參了軍;當一些地方受到洪澇災害后,他把自己僅有的津貼都捐了出來?梢哉f,他用自己的行動實踐了他的人生諾言。我們學習雷鋒,就是要學習他堅定的政治立場:堅定不移地堅信黨的領導,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而奮斗。
雷鋒說:“我愿做高山巖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風雨中鍛煉自己,不愿在平平靜靜的日子里度過自己的一生”。 “青春啊,永遠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屬于這些永遠力爭上游的人,永遠忘我勞動的人,永遠謙虛的人”。“凡是腦子里只有人民、沒有自己的人,就一定能得到崇高的榮譽和威信。反之,如果腦子里只有個人、沒有人民的人,他們遲早會被人民唾棄”。我們學習雷鋒,就是要學習他憎愛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主 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階級斗志。就是要學習他不計較個人得失,多做有益于社會的事和無私奉獻的精神。這種精神的核心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就是要學習他的樂于助人的精神,熱心幫助他人,從助人中得到快樂。它要求我們像他那樣對群眾“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的火熱,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自敬,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那樣始終如一地為百姓做好事、辦實事,為群眾排憂解難、對違法犯罪分子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如此,我們在實踐“三個代表”中才能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
雷鋒說:“青春啊,永遠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屬于這些永遠力爭上游的人,永遠忘我勞動的人,永遠謙虛的人”。學習雷鋒,就是要學習他“螺絲釘”的精神。這就是一種敬業的態度和實干的精神。雷鋒一生中做過許多事情,甚至在參軍前也從事過治安巡邏工作,但他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雷鋒說:“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面一個眼也沒有,但釘子為什么能釘進去呢?這就是靠壓力硬擠進去的,硬鉆進去的”;學習雷鋒,就是要學習他一絲不茍的做事態度,凡事有強烈的責任心,圓滿完成任務。
雷鋒說:“有些人說工作忙、沒有時間學習。我認為問題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學習,會不會擠時間。要學習的時間是有的,問題是我們善不善于擠,愿不愿意鉆”。“我們要真正的學到一點東西,就要虛心。譬如一個碗,如果已經裝得滿滿的,哪怕再有好吃的的,像海參,魚翅之類,也裝不進去,如果碗里是空的,就能裝進很多東西。裝知識的碗,就像神話中的寶碗一樣,永遠也裝不滿;學習雷鋒,就是要學習他“釘子”的精神。努力學習,掌握好報效祖國的本領。雷鋒在部隊是一名司機。他為了學文化,始終將所學的書放在自己的挎包里,一有空閑,他就坐在車上看。用他自己的話講,這就叫釘子的“擠壓”法。雷鋒說:“在工作上,要向積極性最高的同志看齊,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齊”。我們學習雷鋒,就是要學習他艱苦奮斗的精神。當前,我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我們建設經費還不足,公民的待遇也不高,有的地方甚至發不全,發不出工資。在這種狀況下,我們應該勤儉節約、渡過難關。
就像雷鋒所說:“誰要是游戲人生,他就一事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永遠是一個奴隸”。“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讓我們以此為座右銘,像雷鋒那樣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雷鋒是人不是神,但這個惟一使幾代國家領導人題詞、國內外敬仰的人物,其魅力還將繼續。讓我們都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建設一個互助友愛美麗的和諧社會,干出一番不平凡的事業!
學雷鋒,新常態。真情暖萬家,青春見行動。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助人為樂,快樂一生!
陳瑩峰:巴馬縣講師團成員、縣行政綜合執法局干部、縣委黨校講師;
黃美仙:巴馬縣第二小學高級教師;
韋建甫:巴馬縣那社鄉土管所所長;
陳桂軍:巴馬縣高級中學保衛科科長。
相關閱讀xiang guan yue du
天上人間重抖擻,不拘一格降雷鋒
     英雄者,國之干,庶民者,國之本。親愛的朋友,有這樣一個人,他來到這個世界普普通通;離開這個世界平平靜靜。他身高只有1米54,卻成了幾百萬人民解放軍的排頭兵;他的體重不足50公斤,卻像一塊巨石,激起我們心靈深處浪花層層。他有一張年輕的面容 【詳細】
(新春走基層)軍轉干部覃榮典:拉水抗旱換來櫻花滿園
2014年8月,覃榮典從都安瑤族自治縣武裝部副部長崗位自主擇業,當時已經43歲的覃榮典滿腔熱忱地回到老家東江鎮長排村橋細屯,承包荒山種植景觀樹,第一期投入60萬元建造“櫻花園”,到2021年1月初具雛形,盛開的櫻花成了周邊群眾出游賞花的首選。此后,覃榮典又投入近10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