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鎮是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程思遠先生的家鄉。位于賓陽縣中部,距縣城約16公里,距桂海高速公路王靈入口7公里,南梧二級公路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通訊條件良好。全鎮管轄17個村(居)委,135個自然村,總人口7.04萬人,總面積105.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33萬畝,其中水田面積5萬畝,旱地面積3.33萬畝。2003年財政收入504.15萬元,比2002年增長36 .5%;農民人均純收入1987元,比2002年增加109元,增長5%。
大橋鎮是個農業大鎮,具有區位優越、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水源豐富、人的科技意識較強等優勢。同時,本鎮擁有賓陽八景之一的石壁山;大橋江鷹寨泉;全國人大副委員程思遠先生的舊居;水美村的秀峰塔以及江濱小區等名勝古跡和旅游風景。近年來,該鎮兩個文明建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2002年,該鎮獲全縣兩個文明建設三等獎;2003,該鎮獲全縣兩個文明建設二等獎,被南寧市評為2001~2003年度黨建工作創新先進單位和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2003年被縣評為"五個好"鎮黨委稱號。大橋鎮黨委、政府因勢利導,積極引導農民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著力發展優質谷生產、糖蔗生產、桑蠶生產以及畜牧水產養殖業。推動全鎮經濟的發展。日榨7800噸甘蔗的糖廠設在鎮內,為大橋鎮發展糖蔗生產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2003年全鎮甘蔗種植面積達2.65萬畝,進廠原料蔗10.5萬噸。"十五"期間,大橋鎮將不斷發展這一經濟支柱產業,向"甘蔗種植面積3萬畝以上,進廠原料蔗15萬噸"目標奮斗。桑蠶業是大橋鎮的又一經濟支柱產業,生產的蠶繭素有"廣西第一繭"之稱,深得各地客商的青睞。2003年全鎮投產桑園面積達8000畝,產鮮繭310萬公斤。同時該鎮著力發展蠶繭加工業,使大橋鎮發展成為較具有規模的桑蠶生產、加工基地。在發展其它特色農業方面,大橋鎮緊緊抓住反季節蔬菜、優質香芋、優質果蔗、"訂單農業"、"優質魚苗繁殖"、"百頭母豬村"、"千只獅頭鵝"、"萬只肉(蛋)鴨"等示范點和示范基地,以點帶面,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在發展個體私營經濟方面,該鎮狠下決心,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資,近兩年來共投資3000多萬元,逐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加強市場管理,為投資客商創造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以廣西發昌香業有限公司和賓陽金業紙業有限公司大橋分公司為龍頭,不斷引進外來資金,發展個體私營經濟。2002年至2004年上半年,大橋鎮引入外來資金達4820萬元,大橋鎮已逐漸成為各地客商投資創業的熱點鎮(鄉)之一。
相關閱讀xiang guan yue du
賓陽縣鄒圩鎮
鄒圩鎮地處于賓陽的北大門,西南和北面分別與上林,來賓市興賓區兩縣交界,東鄰洋橋鎮,西南面與新圩鎮連接,國道322線穿腹而過,距離縣城18公里,交通十分方便,現轄15個村委,118個自然村,316個村民小組,全鎮9254戶,總人口45750人(其中農業人口44315人,非農業人口 【詳細】
賓陽縣甘棠鎮
甘棠鎮是賓陽三大古鎮之一,是有名的農產品集散地,位于賓陽縣東南部,斑江河畔,距縣城48公里,總面積189平方公里,東、西部分分別與橫縣、邕寧接壤。全鎮轄15個村(居)委,96個自然村,總人口5萬人,其中壯族占86%,屬少數民族鄉鎮! 詳細】
賓陽縣古辣鎮
當太陽從東方升起,陽光灑滿桂中南平原的時候,當你行駛在桂海高速公路賓陽路段時,或者你坐火車往南寧走出黎塘站眼前是一片開闊地時,一個充滿泥土芳香而又生氣勃勃的鄉鎮向你走來,這是賓陽縣古辣鎮!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