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農歷正月十一。受到疫情影響停辦3年的賓陽炮龍節回歸,一場獨具特色的民俗狂歡上演。
賓陽炮龍節是壯、漢文化融合共生的民俗節慶活動,于每年農歷正月十一舉辦,至今已有千年歷史。2008年,賓陽炮龍節成功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并被評為“中國最佳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慶”。每年賓陽炮龍節都吸引著海內外數十萬游客參與。
慕名而來的游客帶孩子觸摸炮龍頭,祈愿幸福安康。記者葉子榕%20攝
今年,賓陽縣炮龍協會牽頭舉辦賓陽“民間舞炮龍活動”,58條炮龍在縣城賓州鎮激情起舞,黎塘鎮也有12條炮龍同時起舞。
正午剛過,賓陽各炮龍隊早早整裝。賓州南街,賓客盈門,部分老宅門前擺放著艷麗喜慶的炮龍,當地居民敲鑼打鼓為晚上的舞炮龍盛會造勢。
此時,賓陽的另一盛宴“燈酒節”也在進行。賓陽家家戶戶參與到所在街區的活動中,準備百家宴以增進鄰里感情、慶祝炮龍節的舉行,同時也歡迎游客同吃同樂。
夜幕中,炮龍激情舞動,游客和居民紛紛舉起手機聚焦精彩瞬間。記者葉子榕 攝
下午時分,賓陽縣城內人潮涌動,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準備飽覽群龍共舞、炮光祈福的盛況。
19時許,賓陽炮龍節在夜幕中進入狂歡高潮,在熱鬧的鞭炮炸響聲中,一條條活靈活現的炮龍由舞龍人舉著向縣城內各處游去,挨家挨戶送福,保佑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在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中,人們歡呼著向狂舞的炮龍靠近,隨龍而動。
“炮聲不停,龍舞不止”。當地人認為,炮龍在自家門前停得越久,新的一年就會越順利。當地群眾告訴記者,舞炮龍通常會持續到第二天凌晨,人們還會舉行傳統送龍儀式。一整夜,民眾可盡情享受傳統文化狂歡,體驗濃濃的文化年味。
提到賓陽炮龍節就不得不提活動主角——炮龍。自治區級炮龍非遺傳承人鄒玉特在春節前夕便開始趕制今年被預訂的炮龍,多年來,他堅守扎龍絕活,致力于讓炮龍“活”起來。“炮龍不僅要制作得活靈活現、神氣十足,還要結實耐用、輕便易揮舞。”他說。
隨著現代原材料越趨豐富和人們對炮龍的喜愛,在扎龍藝人創新發展下,炮龍產品也更加多樣化,炮龍節文創產品應運而生。
“眼前這條精致的‘小炮龍’就是今年才開始售賣的炮龍文創產品,深受游客喜愛,供不應求。”賓州南街商戶蒙致宏說。賓陽炮龍節是賓陽的一張靚麗名片,除了傳統彩龍、炮龍在制作上越來越精益求精,各種炮龍工藝品也走俏旅游市場。
借助2022年獲得“廣西全域旅游示范區”稱號的契機,炮龍節當天,賓陽縣各景點精心策劃,盛裝待客,縣城還舉辦專場文藝演出,與舞炮龍活動交相輝映,為群眾帶來一個豐富多彩、歡樂祥和的“東方狂歡節”。
據了解,為確保今年舞炮龍活動安全有序、熱烈喜慶,賓陽縣堅持把安全放在首位,成立了服務民間舞炮龍活動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秩序維護、交通管理、安全保障、后勤服務,推動文明舞龍等。今年回歸的賓陽炮龍節承載著群眾的美好期待,也促進了當地文化旅游產業的復蘇和發展,重拾“煙火氣”,提振消費信心。
相關閱讀xiang guan yue du
獨具特色的民俗狂歡!停辦3年的賓陽炮龍節回歸
2月1日,農歷正月十一。受到疫情影響停辦3年的賓陽炮龍節回歸,一場獨具特色的民俗狂歡上演! ≠e陽炮龍節是壯、漢文化融合共生的民俗節慶活動,于每年農歷正月十一舉辦,至今已有千年歷史。2008年,賓陽炮龍節 【詳細】
陳家華姓福壽長 人興財旺永平安
歡天喜地度佳節,張燈結彩迎新春;[凱歌一曲;兔奔喜報九州。春自寒梅報起;年從玉兔迎來;⑷オq留猛勁;兔來更顯捷才。春節,顧名思義就是春天的節日,春天來臨,萬象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獲季節又要開始。春節,時間為農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農歷正月初一通常都在 【詳細】
迎新春事事如意,接鴻福步步高升
歡天喜地度佳節,張燈結彩迎新春;[凱歌一曲;兔奔喜報九州。春自寒梅報起;年從玉兔迎來;⑷オq留猛勁;兔來更顯捷才。春節,顧名思義就是春天的節日,春天來臨,萬象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獲季節又要開始。春節,時間為農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農歷正月初一通常都在 【詳細】